中濃漿泵通常包括中濃漿泵的泵體、泵前置立管、湍流發(fā)生器、抽氣裝置在內的輸送系統(tǒng)。目前,中濃紙漿泵性能基本能滿足中農漂白工藝。
中濃紙漿泵的結構1980年,芬蘭的Kamyr公司和Ahlstrom公司根據Gullichsen發(fā)現的中濃漿料“剪切流動”的原理共同研制出了早的泵送中濃紙漿的漿泵,該泵采用離心葉輪與湍流發(fā)生器轉子一體的結構,在葉輪后部通過抽氣裝置由真空泵將積聚在葉輪中心的空氣排出。這種結構的大特點是結構簡單、電機數少、,但氣體含從對漿泵性能影響較大。其基本結構示意圖。此為Kamyr公司的代MC系列泵。該結構是中濃紙漿泵的兩大主要結構之一即一體式結構。離心葉輪與湍流發(fā)生器轉子一體的結構型式1987年,Kamyr公司對代MC泵進行了改進,出具有內置除氣系統(tǒng)的代MC系列泵。該原型機經過一年時間的測試后于1989年投入生產。代MC泵具有緊湊的結構。另外,此種類型泵的一個大好處是非常適合各種轉速的電機驅動。1995年,隨著中濃紙漿泵市場上出現新的產品和競爭對手,Kamyr公司吸收之前的經驗,開始銷售第三代中濃紙漿泵,命名為DUFLOT系列。
該系列泵具有高的效率,大的靈活性和好的使用性。該結構設計具有小的葉輪與泵體間隙和很低的摩擦損耗,背面葉片的設計使得總效率非常高。同時也能滿足工藝要求的揚程和很好的中心除氣效果。并且,DUFLOTM系列泵的設計具有良好的軸向力平衡效果,減小軸承的負荷。小的軸向力使得泵運行條件良好,維護費用也降低到小。同時,第三代產品采用模塊化設計,可通過換葉輪與鍋室實現不同產壯的升級。